華孚賣陸廠 賺近一股本
2016-10-20 00:01經濟日報 記者曾仁凱/台北報導
金屬機殼廠華孚(6235)大陸上海中鎂廠處分案加速進展,已取得上海市閔行區商務委員會同意批復函,估算處分利益4,000萬美元(約新台幣12.6億元),換算每股獲利貢獻近9元,最快今年底前入帳,營運吞下業外大補丸。
華孚去年5月初公告上海中鎂廠處分計畫,但因旗下南昌廠資產負債必須先清算,加上行政程序,處分案持續進行中,最近出現重大進展,上月底取得上海市閔行區商務委員會的同意批復函。
另外,華孚本周代子公司昆山漢鼎精密公告,借款3.3億元給中鎂科技,用以還款WIL公司。漢鼎精密和中鎂科技都是華孚100%持股子公司,近年來華孚陸續將生產工廠從中鎂廠移轉至漢鼎。漢鼎目前為華孚生產的主要廠房,資金都在此流通,此次漢鼎借款中鎂是公司內部的資金調撥,外界解讀是助中鎂廠整理負債清償,為工廠處分案做最後準備。
接下來中鎂廠需向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請辦理變更登記,就可完成交易。法人估算,華孚最快今年底前有機會完成交割,認列處分利益。
中鎂廠握有10萬平方米土地、八棟廠房,根據去年公布的第三方鑑價,如果成功出售,可挹注公司獲利約4,000萬美元,換算每股獲利貢獻度高達8.9元。即使過去一年來人民幣重貶,但業外獲利仍很可觀。
華孚本業轉型也逐漸開花結果,成功打入車用零組件市場。今年上半年稅後純益7,062萬元,比去年同期大增11倍,每股純益0.44元,也已經超越去年全年獲利表現。